旧版网站入口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校长寄语
管理制度
校徽设计
办学理念
学校歌曲
学校架构
行政介绍
学校成果
教师风采
最新成果
学校机构
师生获奖
校园图片
万博manbetx官网
学校公告
manbetx体育官网
责任督学
校外新闻
科研动态
学校视频
招生考试
主题活动
责任督学
上级文件
制度建设
工作职责
督导工作
德育之窗
德育目标
管理网络
德育研究
育人知识
创强录像
革命传统教育
主题活动
教学教研
课题研究
培训计划
教学论文
成果展览
课改学习
文献资料
书香校园
读书宣传
课题研究
全民阅读
学生活动
学校特色
足球
红色教育
客家山歌
艺术节
文学节
科技节
学生园地
学生荣誉
学习方法
健康上网
电子书籍
科普苑地
事事关心
避险知识
灾害自救
美德少年
山鹰报
内网视频
课改学堂
学科视频
活动剪影
法制教育
安全教育
育人知识
德育目标
管理网络
德育研究
育人知识
创强录像
革命传统教育
主题活动
您的位置:
学校首页
>
德育之窗
>
育人知识
育人知识
让孩子学会正确“争”与“让”
来源:五桂山学校 作者:五桂山学校 发布时间:2016-03-29 09:10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很“独”,自私、占有欲望极强,不懂得与人分享,妈妈担心孩子日后与人难相处。而跟只争不让的霸道宝宝相反,过分谦让的宝宝不懂如何争,只知一味让,妈妈又担心这样会不会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吃亏。
“争”与“让”,到底哪个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场景1:“争”:绝不能吃亏
幼儿园里,当一个女孩的玩具被男孩子抢走时,她竟然挥起巴掌给男孩来了一个耳光。老师询问女孩为何打小朋友时,女孩振振有词地说:“我妈妈说了,谁要欺负我,就让我打他,可不能吃亏。”
场景2: “让”:她怎么都不跟人争?
羽羽幼儿园里要举行运动会大赛,羽羽的妈妈带她参加比赛,休息时间,羽羽看见地上的正方体很喜欢,便把小手撑在上面,高兴地玩着。这时过来一个 小男孩,要抢这个玩具,羽羽立刻让开了,羽羽总是这么谦让,从来不和小朋友争,哪怕是非常喜欢的东西她都会让给别人。妈妈很着急,面对她喜欢的东西,她怎 么都不跟别人争呢?
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那些只争不让的霸道宝宝实在是不讨人喜欢,但是那些过分谦让的孩子事事处处都只知道退、忍甚至懦弱,却也更让家长们着急。
其实强与弱,都是宝宝天生就有的性格。无论性格强与弱,都不是宝宝的错。关键是,如何调整好这个“度”,让孩子做一个既不霸道欺人,也不隐忍自我的豁达宝宝。这就要求我们教给孩子适度的“争”与“让”,不仅懂得如何对别人“让”,也要学会向他人“争”,表达自己的想法,满足自己的心愿。
3
招让孩子掌握 “争”与“让”的度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正确、健康的分享互动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出让和占有。正确的“争”与“让”包含三方面的特征:
1.孩子懂得尊重自己的意愿。
2.在满足自己愿望的基础上,孩子能够理解对方的需求。
3.找到解决方案,并达成共赢。
在一个健康的互动过程中,孩子是不以压抑自我需求为代价的,他和伙伴“争”的是自我意愿被充分尊重。然后,体会到对方的情绪,愿意去满足对方所 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让”出自己的利益,达到共赢的目标。整个过程中,争与让都是发自内心的。如果是为了得到夸奖而做出的虚假谦让,或者为了逃避而做出 的忍让、赌气做出的谦让,就背离了快乐共享的目标,在孩子心理上都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5
招教会孩子正确的“争”与“让”
第1招:让孩子自然流露和表达他内心的感受
当孩子还是一个心智和感觉系统都不成熟的小家伙的时候,没有什么比让他体会自身的内在感受和真实的情感流露更可贵的经验了。这时,你所要做的, 就是多让他和外界环境接触,让他在与外界的人和事互动的过程中尽情地流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也是他心理成长所需要的养分。比如,他和小朋友之间发生争 抢时,别告诉他该做什么,看看他自己会怎么做。在他自己做的过程中,他的个性,他的内心世界,他的渴望和疑惑,都会简单地倾泻出来。此时,玩具本身对他来 说并不重要,他想要的是自己内心的表达。
第2招:启发孩子思考判断,自己该不该谦让
当和孩子一起在游乐场或其他环境玩耍时,如果遇到相应的场景,就可以和孩子讨论,是否该谦让,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启发孩子就事论事,帮助孩 子建立是非标准。因为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思维往往还是“自我中心”的,大多数时候都无法顾及别人的感受和需要,玩玩具,总想把好的揽过来一个人 玩,分东西,总想要大的多的好的……,这个时候,如果成人用外在的压力来强求孩子去谦让别人,则很可能违背他们本身的意愿,如果这种意愿经常被压制,则他 们就可能变得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甚至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长大成人之后行为方式也可能相对退缩,不敢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也就是说,对于这个时期 的孩子来说,可以创造交往条件让他们逐步体验到人际之间互惠互利的必要性,可以通过讲道理来引导他们的谦让行为,当他们无意中做出谦让行为时,可以赞许, 可以鼓励,但绝不可强迫或引诱!
第
3
招:鼓励孩子在环境中寻找规则
孩子们之间是平等的,应该鼓励他们在游戏和环境中寻找规则。比如,在麦当劳游戏区玩时,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可以鼓励他们排队,轮到自己玩时就没有必 要谦让。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借助于严格的规则。比如,在小便、喝水时,教育幼儿能排好队等待,不能蜂拥而上;想玩别人的玩具时要有礼貌地和别人说……这 些看似简单的道理,但一些幼儿却很难做到,它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耐心和谦让心。
第4招:教育孩子遇事要协商
孩子之间发生争执不可避免,但关键的是如何解决。要教育和引导孩子用协商的方法解决。如在为某个玩具争抢时,可让孩子采取轮流玩的形式或石头剪刀布的形式玩;在玩沙过程中,为了工具争执时,可引导孩子合作的完成作品等等。
第5招: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
家长有太多的担心:害怕孩子吃亏,害怕孩子犯错误,所以忍不住要在一边不停地帮孩子做决定,给孩子过多的指点。实际上,担心是一种特殊的能量, 当你越担心一种可怕的状况出现的时候,你就会有意无意中强调它的存在,你担心的事情就越有可能发生。每个孩子都是一个自在的生命,都有她独特的生命能量, 独特的生命轨迹,我们应该相信孩子有能力解决好一切事情,而不应该把大人的担心投射在孩子生长的过程中。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只有在不断的修正过程中, 孩子的内心才能得到历练,变得坚强豁达、宽容大度。
[
打印
] [
关闭
]
本市政府类网站
中山人大
市政协
中山组工
中山市国家保密局
中山市政府
本市教育信息网
中山教师教育
中山教育政务网
中山教育人事
本市学校网站
中山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广外中山外校
国家教育信息网
国家教育网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教育信息网
实用网站
校导网